创新救灾物资储备模式
锦州打造“2小时应急保障圈”
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06日
信息来源:辽宁日报
【 字体: 】? 【打印文章】

??为解决传统救灾物资储备层级多、调拨周期长的难题,自去年5月起,锦州市创新推行“市级统筹+基层前置”救灾物资储备模式。截至目前,已成功实现救灾物资响应时间从传统的3小时到4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,灾后24小时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率达到100%。

??“锦州地理位置特殊,夏季多暴雨、冬季易发暴雪寒潮,沿海地区常面临台风、风暴潮等威胁。复杂的灾害环境下,偏远乡镇、村社因交通等因素限制,灾后救助存在响应滞后等问题。”锦州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邓宝军说。

??为破解这一难题,锦州市依托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,以“便于运输、管理和发放”为准则,在自然灾害高发区域精准布局。通过选址乡镇(街道)综合服务中心、村(社区)党群服务中心等交通便捷、辐射能力强且安全性高的场所,建设“救灾物资前置储备点”。截至今年6月,已在基层建成50个市级救灾物资前置储备室(点),实现全市90%中高风险区域有效覆盖。

??为确保物资“调得快、用得上”,锦州市建立全链条管理制度:在物资配备方面,结合暴雨、暴雪等常见灾害类型,精准配置生活类救灾物资,并综合人口规模、风险等级因素科学核定物资储备量,确保满足灾害初期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。在动态管理机制上,创新建立“双调整”模式——根据季节变换规律及灾害预警信息,灵活调整物资品类与数量,确保物资储备始终充足、质量可靠。在职责分工层面,形成“市级统筹规划、县级监督管理、基层具体执行”的三级联动体系,提升应急响应效率。

??“调得快、用得上”还不够,还要实现“早预警、快响应”。

??目前,锦州市已构建“监测—指挥—救援”一体化平台,整合气象、水利、自然资源等部门数据,建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,通过前置储备点终端设备实时接收预警信息。同时,搭建市、县、乡三级联动应急指挥平台,实现灾害信息快速传递、资源实时调度、指令精准下达。

??锦州市还推动基层完善应急管理机构设置,配备专职或兼职应急管理员,组建由民兵预备役、志愿者等组成的基层救援队伍,定期开展技能培训,夯实“最后一公里”救援力量,助力打造“2小时救灾物资保障圈”。

责任编辑:陈侃
版权所有:皇冠比分_中国竞彩网-首页*直播 主办单位:皇冠比分_中国竞彩网-首页*直播办公厅
地址: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-9号 邮编:110032
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:2100000037
ICP备案序号: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:mhwz@jytfl.net

微信公众号

政务微博